pF24Qij.md.png
cooltext195261262404738
cooltext195261262404738
 




与但丁讨论神曲的103个人分别是谁?

发表时间:2019/12/30 00:00:00  浏览次数:171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荷马、 崔健、 列宁、 保尔、 克林顿、 彼得大帝、 李小龙、 马蒂斯、 成吉思汗、拿破仑、 切格瓦拉、卡斯特罗、 阿拉法特、 恺撒、 本·拉丹、 但丁、 俾斯麦、 宋庆龄、 戈尔巴乔夫、安南、 刘翔、 布什、 帕瓦罗蒂、查尔斯王子、陈纳德、马龙·白兰度、梦露、 老子、 歌德、 周恩来、 居里夫人、斯皮尔伯格、莫扎特、 奥本海默、 丘吉尔、 莎士比亚、 猫王、 海明威、 罗斯福、 诺贝尔、 撒切尔、 戴高乐、 法老、 孙中山、 关羽、 萨达姆、 希特勒、 贝利、 比尔盖茨、赫本、 贝多芬、 墨索里尼、高尔基、 邓小平、 蒋介石、 普希金、 鲁迅、 伊丽莎白二世、斯大林、 达芬奇、 马克斯、 尼采、 毕加索、 林肯、 毛泽东、 李白、 达利、 慈禧、 乔丹、 东条英机、秦始皇、 沙龙、 齐白石、 特里萨、 泰戈尔、 梅兰芳、 卢梭、 岳飞、 米开朗琪罗、艾森豪威尔、梵高、 劳特累克、 罗丹、 杜尚、 甘地、 孔子、柯尔尼留·巴巴、达尔文、爱因斯坦列夫托尔斯泰、秀兰·邓波、萨马兰奇、弗洛伊德、 白求恩、 雷锋、 福特、 卓别林、 泰森、 普京、 安徒生、 最后三位是作者了,李铁子、戴都都、张安君。
  戴都都、李铁子、张安君绝对算不上当代画坛的豪华组合,但他们肯定是制造了一起在中国美术界具有颠覆意义的大事件。 多年以后,当人们重温2006年中国的文化事件,恐怕不能不提到一幅叫《与但丁讨论神曲》的油画,像不能不提到以超女为翅楚的选秀热,中国设计师走进巴黎时装周,名人博客大行其道……远不止此,很多事件将如过眼云烟,这幅画也许将因为是中国画坛百年以来最有震撼力的创作之一而被载入史册。9月20日,这幅油田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只要你到辽宁博物馆就能欣赏到这幅惊世之作。还展出戴都都别的的油画作品,非常值得一看。
  巨幅油画《与但丁讨论神曲》以雄奇的立意,精妙的构思和异乎寻常的丰富而细腻的想象力,完全打破时空的束缚,将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人类历史上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100位人物展现在同一个宏大而辉煌的场景中,俨如一场空前绝后的盛宴。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刻画和解读了整个人类艰辛、坎坷、血腥而又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一步一步前行的历史。
  三位画家对但丁及其《神曲》应该不会有较专业的研究,事实应该是艺术家的心灵的相通和敏感使他们感受到了《神曲》的浪漫、庄严与深刻,所以给作品起了这个富于哲理意味的挺深刻的名字。可以肯定的是,这幅以“神曲”命名的作品实实在在地在讨论人,讨论人类。
  创作刚刚完成后的一次聚会,三位倾力合作了整整十多个月的画家依然沉浸在兴奋与快感中。那是一家日本料理店,五六个人干掉了30斤清酒。都都说画家就要出好作品,三个志同道合的画友要画一幅大画,酝酿、构思、反复推敲,七聊八扯的,就想到了世界最大,历史最长。而静物又不足以表达历史,支撑历史的最重要的是人物,于是诞生了今天这个足以令人震撼的题材和立意。
  他们参考了许多诸如《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位名人》之类的图书资料,为了一个人物的取舍、位置和道具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其实各种资料关于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名人的取舍都不尽相同,画家说他们的选择其实也很有主观色彩。难免打上他们这个年龄,所处的这个时代,以及各人教育、成长背景等种种烙印。譬如这幅画中艺术家和中国人相对多几位,雷锋、保尔、刘翔也位列其中。但他们坚持一个原则,换个说法,是对自己创作的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就是人物选择上最大程度地追求形象认同,——尽量使每个人物都有形象根据。而宗教传说色彩较浓的或以往史实或创作中形象相对模糊的人物,尽量不选。记者恍然明白了耶稣、释迦牟尼等没被“邀请”的原因。
  安君出身贫寒,做过苦工,还有过靠沿流浪卖画维生、学画的奋斗经历;李铁子搞过不少大型创作,却没能力经营好一个小家庭,以致婚姻变故,又重回复到单身闯荡的“混沌”境遇,苦是可以想象的,然而这苦也未尝不能演化为潜心创作的动力、激情,至少是精力。而领军的戴都都则则离开省美协副主席的位置,无官一身轻,来去无牵挂,正好如鱼得水般全情投入忘我的创作中。我想说的是,生活阅历的丰富,绘画功力的累积,艺术素养的提高,再加上东北大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坦荡侠义的人格品质,缺一不可地成就了这个作品。在他们租来的一间空荡荡的大画室里,巨幅油画占了整整一面墙,而100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巨人栩栩如生,柔和辉煌的色调中,人物各得其所、井井有条、异常和谐。站在这幅画面前,不由得你不有片刻陷入无言以对似的深深的思索,然而同时又不由得你不感到一种少有的亲切,好像我们自己也可以随时地坐进或站到他们中间,甚至都不会有一点羞怯。他们想的、做的和谈论的仿佛都是我们知道的事情。你能体会到画家的那种感情:远离了道德和意识形态的判断藏否,对同类没有一丝挑剔和谴责,你只能看到对人的一种关切、呵护、感谢甚至谅解。
  记者似乎体会到这幅画的深蕴:通过对历史人物进而对历史的再一次温习,消解了现代社会种种困扰和焦虑,寄托了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期许,大张旗鼓地宣扬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我一直以为,中国的艺术家缺少的从来不是机巧和技术,而是源自善良进取的生命的朴实和坦白。《与但丁讨论神曲》恰是以这种朴实和坦白构思和创作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讨论、选择、设计人物,然后老老实实地一丝不苟地按传统西画的创作过程,构思、起草、画素描稿,再透到画布上,再然后用油彩一笔一笔地着色,一笔一笔地修正、润色、完善,力臻完美。就这样,一股脑地将人类历史推倒我们的面前。过去那么多烦杂的关于人类的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的科学和知识那么清晰可辨地摆在人们眼前,看着这幅画我们就像是看着自己父亲的一份履历或是上高中的儿子的一篇日记。
  历史上有过人物众多的巨幅创作,譬如卢浮宫珍藏的《拿破仑加冕》和中国的《开国大典》之类,但都是表现一个瞬间的历史事件。《与但丁讨论神曲》的开创意义在于这种超时空的安排,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物有机生动地结构在一个环境中,让他们进行对话和交流。这种异想天开的创想还带来他们艺术表现上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一是为安排人物,在画面上打破了传统的透视关系,二是突破客观光源的束缚与限制,受伦勃朗的启发自行创造和设计光源。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了无破绽。所有人物的神态、动作及衣饰纹理的“无中生有”的创造既体现了画家纯熟的绘画功底,又使他们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磨练。难怪安君说大学4年都没有这几个月里学到和领会的多……记者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出这些成功的创造带给画家们的自信与喜悦。
  《与但丁讨论神曲》带给我们的远不止是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更有智慧与幽默。李白的面前放着一部打字机,梅兰芳捧着现代的照相机,猫王弹着电吉他……人物道具的这种错置和妙用,也体现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源自现代意识的幽默。都都告诉记者,“艺术创作不是说教,我们随求一种轻松浪漫的表达,所以许多道具既附和人物的个性,又生动有趣”以幽默和有趣诉诸现代人的理念和情趣,也成为这幅画的一个大亮点。
  《与但丁讨论神曲》甫一完成,反响强烈,好评如潮。网上有消息称此画被北京、上海、香港、台湾多家机构看好,争相洽谈拍卖事宜。香港公司更开出1000万的起拍价格。这些消息部分得到了都都们的证实。
  恰逢中国油画市场价格狂涨大潮,记者问到画家们有何期待时,他们反映倒意外的平静。铁子说的很真诚:“我们几个创作这幅画时,真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如果有的话,很难画到今天这样随心所欲,令我们满意。”都都不无自豪地说:“关键是我们没有迎合时代,也没有去迎合什么政治、经济的目的。”他们说,近一年来,他们就是埋头苦干,随着画面渐渐清晰起来,色彩渐渐丰满起来,直到有一天真的彻彻底底地完成了,他们自已都惊讶激动得了不得。他们这时才确信自己干了一件大事。价值谁也没有说,但他们坚信只要是好的作品,肯定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



这幅图的原名叫《与但丁讨论神曲》总共是103人,其实还有一个“名人”就是在甘地身边的克隆羊多利,在阳台上的4人是但丁和三个画这幅图的人,戴都都,李铁子,张安君。剩下的99人分别是:
阿基米德,盖茨,崔健,列宁,贝利,关羽,图坦卡蒙法老,希特勒,墨索里尼,萨达姆,肖邦,赫本,雷锋,福特,卓别林,白求恩,高尔基,孙中山,邓小平,普希金,戴高乐,保尔,克林顿,彼得大帝,李小龙,马蒂斯,撒切尔夫人,丘吉尔,罗斯福,海明威,猫王,斯大林,达芬奇,马克思,恩格斯,罗伯特•卡帕,莎士比亚,莫扎特,成吉思汗,拿破仑,切格拉瓦,卡斯特罗,马龙白兰度,阿拉法特,梦露,周恩来,华盛顿,老子,毛泽东,林肯,居里夫人,罗丹,毕加索,凯撒,拉登,布什,帕瓦罗蒂,萨尔瓦多•达利,慈禧,乔丹,沙龙,陈纳德,查尔斯,安南,刘翔,齐白石,秦始皇,戈尔巴乔夫,东条英机,德兰修女,戚继光,米开朗基罗,梅兰芳,俾斯麦,戈尔泰,卢梭,宋庆龄,孔子,梵高,艾森豪威尔,劳特累克,柯尔尼留,甘地,李白,诺亚,爱因斯坦,托尔斯泰,安徒生,秀兰•邓波儿,泰森,普京,蒋介石,萨马兰奇,弗洛伊德,伊丽莎白二世,鲁迅



来源: 龙南 > 《史地资料》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